“荡漾”40年 黄河岸边小渔村渐成中国西部“致富之村”

2020-06-27 11:40:01

  中新网鄂尔多斯6月26日电题:“荡漾”40年黄河岸边小渔村渐成中国西部“致富之村”

  “村民在黄河滨养鱼40年,想不到养出一个‘第八批天下一村一品的树模村镇’的荣誉称呼。”高瑞平讲起这些的时候,哈哈大笑。

  他说:“自从2018年7月有了这个荣誉后,东海心村的知名度提高不少,外界称我们这里为‘致富之村’。”

  高瑞平所在的家乡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东海心村,这里是黄河几字弯环绕的地方。他所在的村庄“间隔黄河最远不到4公里,最近只有几百米。”

  “东海心村全村共有1720户,这里的村民借助黄河水的滋养,除了发展水稻种植外,一批头脑机动的村民纷纷发展养鱼业,许多人还在黄河岸边开餐馆,发展旅游业。”高瑞平认为,这也是东海心村被称为“致富之村”的缘故原由。

  作为该村的村委会主任,高瑞平说:“这里的村民因养鱼而富,通过养鱼村民平均收入都在10万左右,早已颠末上小康生活了。”“之前的土房早已换成砖房了。”

  “40年前,这里土地很贫瘠,一些村民决定利用黄河水试着养鱼,谁想到渐渐发展壮大,末了酿成了一个渔村。”东海心村养鱼协会会长武二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往40年间,这里的诸多村民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渔民。李永强即是其中之一。

  “1980年前后,父亲李七就在黄河岸边开始养鱼。”李永强说,“其时没有经验,缺乏装备,但父亲靠着探索,从最初只敢养2亩,到厥后的38亩,父亲养鱼的范围逐步扩大。”

  子承父业的李永强,如今在当地谋划着一家鱼餐馆,他说,“依赖养鱼,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们村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了,客岁一些从北京、上海来的游客以为这里的鱼很有特点。”

  当地村民张福宽正在拓展自己的养鱼事业,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东海心新农专业互助社卖力人。

  2019年,张福宽从村民手中承包了1200多亩闲置盐碱地,用其中100亩土地养殖了8万余只螃蟹。“没想到国庆节就贩卖一空。”

  张福宽透露,养鱼之外,他还养地蹼、稻田虾、稻田蟹等500余只水禽。他计划以生态种养殖改造当地更多的盐碱地,调解水产养殖结构,动员老黎民增收致富。

  黄河岸边的这一小渔村,在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记者从达拉特旗政府获悉,从1998年开始,东海心村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水产养殖先进地域,2005年,东海心村养鱼协会与其他139家协会配合被评为天下优秀协会。2018年7月,东海心村(“大树湾”黄河鱼)入选第八批天下一村一品的树模村镇。

  官方资料显示,比年来,东海心村在“大树湾”黄河鱼品牌的动员下,鼎力大举发展乡村旅游已颇具知名度,目前当地打造的“海心岛非遗小镇”已开门迎客,该小镇共包罗剪纸等13种非遗传承工艺技能,得到外界认可。

  “受疫情影响,只管目前来此观光的游客并不是许多,但我们坚信疫情竣事后,这个小渔村一定会有不错的前途。”高瑞平乐观预言。(完)


重庆钻石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