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格是否出现切换?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大咖这么说

2021-03-09 18:57:02

如何赚钱

  近期,全球市场震荡加剧,A股市场消费领域白马股也出现较大调整。在此背景下,2021年如何在全球权益市场找到优质的投资标的?消费领域有哪些新的投资机会和方向?汇添富消费投资女神郑慧莲,联袂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为广大投资者分享了专业的投资见解。

  主持人李文苎:春节过后,市场风格的变化和波动非常大,A股和港股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前期涨幅明显的一些大市值板块出现大的波动,一些小盘股反而表现得相对好,部分周期股也开始崛起。投资者最近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调整是否意味着市场风格的转换?

  王德伦:这个问题非常有代表性,很多机构投资者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又到了市场风格切换的时间点呢?我认为,市场目前是风格的再平衡,而不只是简单的风格切换。风格切换往往是我们针对存量资金博弈这样一种状态下的描述,就是说,整个市场没有新进入的资金,存量资金博弈之下,我们买一个板块的时候需要卖出另外一个板块,因此产生了比较明显的风格切换。

  现在的市场上有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整个A股市场形成了全球配置、机构配置叠加居民配置的三重奏;但也确实出现了刚才主持人所说的白马龙头开始有所调整,而周期类、制造类的板块的估值在慢慢上升的情况,这是市场风格的再平衡——一方面前期涨幅比较大、热门的、以消费行业为代表的板块估值开始出现回调,同时相对估值比较低的周期类、制造类的龙头公司估值开始上行。

  当然,这还反映出了市场驱动力的变化。市场表面看起来是风格的再平衡,背后的驱动力的变化在于之前市场的驱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流动性,股市有源源不断的钱进入,这就很容易带动优质股票估值的提升。而今年我们发现,投资主线越来越切换到全球复苏这个逻辑上来,因为无论是美国经济还是中国经济,都处在一个向上恢复的过程中。

  美国由于政策刺激、房地产周期的逐步启动以及低库存效应,疫情之后的经济修复越来越强;而中国也由于进出口的强劲表现、库存周期的慢慢启动,带动了投资,中美经济产生了共振。在此背景下,基本面和企业盈利越来越成为推动市场向上的主线,而流动性和估值则有边际的收缩。

  由于海外美债利率上升比较快,大宗商品价格有一些幅度的上升,例如油价的上涨,这些因素都使得市场担心未来政策是不是会收缩、流动性会不会收紧、通胀会不会起来,共同影响着估值。一方面,高估值的板块慢慢消化估值;另一方面,基本面驱动的板块又在上行。基本面与全球复苏、中美共振相关度比较高的往往是偏周期类、制造类、设备出口产业链条上中国的优势制造等行业板块上的公司。板块之间的此起彼伏,使得市场风格的产生再平衡趋势。

  主持人李文苎:刚才您也提到大市值股票最近出现了普遍跌幅,我们前期涨势非常喜人的消费类主题基金最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有段子说:“不敢打开交易软件,每天打开交易软件感觉就少了很多钱。”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呢?

  王德伦:既然是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一点,没有只涨不跌的投资,也没有只跌不涨的投资,所以首先要树立一个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理性投资的观念。

  首先对于价值投资来说,我们是选择好的板块和公司获得公司价值长期增长的回报,这个回报是指合理的回报。有时由于估值短期内的快速拉升和资金的集体青睐,这些公司的回报可能会超过你的合理收益,所以这时出现调整也很正常。另外我们发现,由于市场内聪明的钱太多了,所以大多数时候好公司的估值往往都不便宜,那什么时候能找到便宜的好公司呢?最常出现的机会就是当市场集体发生调整,尤其是非理性调整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反而要思考是不是有机会诞生。我认为这就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当别人恐惧的时候考虑是否有机会,当别人过于贪婪和疯狂的时候,就要考虑去风险的问题了。

  其次就是长期投资的理念。很多朋友能够用来投资的都不是短期要用的急钱;如果是短期内需要花掉的钱,我倒建议大家规避市场估值高的时候,该减的时候要减;但如果从长线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关注一两天、一两周甚至一两个月的波动,更需要关注的是一两年甚至两年以上的收益情况,甚至对于很多海外机构的投资者而言,考量的维度动辄都是三年、五年甚至八年、十年,所以还是要有长期的思路。

  再者就是理性的投资。大家手上拿的是什么样的资产、选择的基金本身是什么样的风格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但是大家要注意这个风格是否与自己相匹配。比如有些基金是属于短期内获取快速回报和超额收益的,波动很大;而有些就属于可能比较稳、短期没有快速回报,但是长期内反而越拿越好。大家需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是想要短期的超额收益还是长期持续、确定性比较高的回报,明确后再去做出自己的产品选择。

  回到刚才说的最近白马消费类的产品跌得比较多的问题,其实很多消费的龙头都属于我所定义的核心资产——就是在各行业各领域当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财务指标优秀、公司治理稳健。这样的资产比较适合长线的投资者去持有,包括机构投资者,因此短期来看,估值过高的时候该调就调也很正常。如果是从短期收益的角度来讲,有些朋友选择“用脚投票”也可以,但是要想清楚,这类资产可能更适合长时间持有,以期获取长期的、相对稳定的复利式回报。

  主持人李文苎:今天我们还请到了汇添富的消费投资女神郑慧莲女士。请问郑总,对于消费类的主题基金,我们还应该继续持有吗?

  郑慧莲:对于消费白马股的盘整,具体分析来看,股价等于PE乘以EPS,所以股价的下跌可能有三种原因:一种是PE下调;另一种是EPS下调,就是业绩下调;还有一种可能就是PE和EPS同时都在下调。PE下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贴现率=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所以PE下调的原因可能因为无风险利率的上升,或是风险溢价的上升。

  这一波的核心资产大幅度的下调,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属于PE的下调,EPS其实并没有下调,很多的公司的基本面和业绩还在非常好的一个成长的区间中。其实前面王总也提到了,无风险利率也并没有上升很多,我们觉得PE的下调可能更多地归因于基于投资者心理的风险溢价的下降。总的来说,去年一年大牛市之后大家总是有点担心,是不是估值太高了,如果有一个交易层面的下跌,大家就会迅速地觉得抱团资产是不是瓦解了,一下子风险偏好、风险溢价的下降就特别明显。

  这种风险偏好下降的时候,其实正是我们需要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表现得贪婪的时候。我们要确信,在企业的基本面的核心维度——例如所处的成长阶段、成长的确定性、成长的空间与竞争格局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股价只是因为风险偏好的变化、交易性原因导致的PE短期内下跌,在我们看来这正是非常好的逆向布局时机。我们承载着基民沉甸甸的信任,务必会确认好我们拿的公司的质地是优秀的,基本面是没有问题的,即成长空间、竞争格局都还是符合我们当时对它的预期,甚至是比我们预期的更好。

  我们希望基民朋友们对我们有更多的信心,不要过度地对短期焦虑,不要经常去看净值,过个半年一年再去看的话可能效果会好很多,因为经常去看净值的话,总是忍不住想去操作,或是想去择时。但择时是非常难的,并且择时的成功性和可复制性没有保证,这次可能择对了,下次可能就择错了。

  消费是一个复利的、滚雪球的行业,所以希望大家从复合收益的角度来看,只要我们持有的公司的基本面没有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对这些公司保有信心,只是需要一些时间,让交易和情绪方面的因素稳定下来。展望后市,我相信它们还是会有比较合理的复合回报。

(文章来源:汇添富基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