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3-12 19:01:02
3月6日,张家港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正式上线,通过系统集成,突出数字化应用,为农村集体“三资”日常管理、分析、规划、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确保对农村集体“三资”运转实施精准有效监管,助力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目前,张家港全市17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约239亿元总资产已全面纳入平台运转。
“建立‘三资’智慧管理平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系统集成、数字赋能,不断提升‘三资’规范化管理水平,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张家港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王永学表示,张家港市将持续优化智慧平台系统,完善配套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大成果运用转化,为护航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纪律保障。
整合系统,摸清村集体“家底”
“以前,村集体发生的每一笔业务都要在审核后,按照不同的类别,录入各自系统,有些甚至要在资产管理、财务记账等多个系统来回切换,多次录入。现在这个系统只要一个账户登录,一个系统通办,减少了工作量,还便于查询和管理。”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农联村工作人员周超在区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心办理财务报账时这样介绍。
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事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张家港拥有全省最大的强村群体,账面资产庞大,种类繁多,运营状况异常复杂。在推进信息化监管过程中,该市先后推广应用了资产管理、财务记账、支付管理、产权交易四大系统。因各系统相对独立功能单一,相互之间数据缺少关联,在业务操作和日常监管时需要频繁切换,并且很难形成闭环的信息链条。
看似制度完善、监管严密,实则壁垒林立、数据孤立。为破解监管瓶颈,2020年初,张家港市纪委监委会同市农业农村局,从业务和监管需求出发,整合原有系统,实施“四网融合”,构建了张家港市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
智慧平台在现有“资产管理、财务记账、资金支付、产权交易”等四个独立运转系统的基础上,将农村“三资”各要素、各环节、各流程进行信息化建模,设计七大监管功能模块,为日常管理分析、规划、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持,实现对“三资”运转全流程实时精准有效监控。
“‘四网融合’后,账单自动生成报表和图形,收入、支出结构构成,横向纵向走势一目了然,为统计分析、咨询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农村局合作发展科科长薛秋亚说,系统整合以后,村、社区基层财务人员只需要录入一次数据,上报、汇总和分析处理可以自动完成,大大便利了业务开展。
实时监控,守住百姓的“钱袋子”
2020年3月,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纪工委在监管平台上发现民丰村一笔应收款核销存在问题,经过调查,挖出了长达18年、总额246.58万元的欠账,区镇纪工委随即对民丰村4名违纪违规的村干部进行党纪立案审查。为此,经开区(杨舍镇)开展了“纠偏清违”回头看专项督查,共涉及2019年前欠款12笔计973万元,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于2020年10月底前全部清缴到位。
这一案例的背景,是监管平台预警功能的有效运用。据悉,监管平台以48项负面清单为主要监控重点,在模块之间设置关联,通过对应收款逾期、违反合同支付、审核审批手续不全等20类重点隐患进行数据实时碰撞,自动识别应收未收、应招未招、应进未进等非正常处置项,并生成红、黄、蓝三级预警提示,从而实现精准监督、有效监督。
“除了预警功能,平台还内嵌了评级监管这一应用模块。”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纪工委副书记金炯介绍,“平台依据预警项处置结果及负面清单,对照20个评级指标,由系统实时评估生成评级结果,直观展示各村级组织‘三资’管理水平,助力职能部门、纪委监委精准发现问题、分级分类监督、推动整改提升,从而形成闭合监管链条。”
不仅如此,平台充分打通数据共享、互联互通的技术壁垒,将数据自动对接苏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审批业务线上流转、全程留痕、同步监管。平台审批事项与小微权力清单逐一对应,与张家港市网上村委会暨“e阳光”平台无缝对接,以分类报表的形式全面实现农村“三资”公开公示。平台还预留苏州市基层廉勤监督平台以及民政、社保、公安等其他系统平台数据通道,通过充实“大数据池”,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探索构建综合治理、数字智能的立体监督阵列。
盘活资源,赋能乡村振兴
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东山村的一处标准型厂房内,张家港市海顺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的车间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2个月前,该企业租用了该村2500平方米的标准型厂房,既解决了企业生产场地问题,也为东山村带来一笔可观的租金收益。
“我们通过监管平台,提前看到了东山村这处厂房合同即将到期的提醒,便联系了该村相关负责人,提醒他尽快办理续租或发布出租告示,避免合同到期后厂房闲置造成浪费。”张家港保税区(金港镇)农村工作局农经科负责人李国柱介绍。
过去村级资产进行线下管理,信息相对滞后,很多村集体厂房或土地在合同到期后不能及时租赁出去,导致“空当期”过长,造成了很多村集体资产的闲置浪费。资产上线后,现在只要登录智慧监管平台,进入合同管理模块,全市所有村级资产动态情况都尽收眼底,特别是对那些两个月内即将到期的合同会实时提示,便于监管部门掌握各村资产租赁情况,有的放矢加强管理监督,有利于村级组织最大程度盘活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收入。
除此以外,平台还对各村签订的长期合同、低于全市指导价合同进行统计,并进行公示预警,督促农业农村部门核查合同内容,跟踪合同执行情况。2020年4月,系统提示凤凰镇支山村一处厂房租金低于指导价,经过镇农经部门跟进了解,掌握到该企业因张家港市委、市政府实施惠企政策,享受到了减免租金的政策支持,经核查后工作人员对预警项进行了消除处理。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