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 全球经济比惨 IPO 凭什么云云火爆?

2021-03-24 10:00:00

快速赚钱

  踏浪而来,仰世而来,迎风而来,破晓而来 ……

  用今夏最火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的蹿红歌曲《仰世而来》里的歌词,来形容 2020 年咆哮而来的 IPO 热潮,再贴切不外。

  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中资企业在全球市场共完成 IPO 上市 174 起,数目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56 起。其中,A 股上市企业数最多,占比到达 68%,港股次之,为 22%,美股为 10%。

  云云范围,可以称之为海潮。趋势延续下去,2020 年是否会成为境内企业 IPO 的汗青大年呢?

  注册制下的A股,IPO数目井喷

  注册制,无疑是 2020 年A股市场最大的看点。随着科创板注册制的日趋成熟、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实行,触及我国资本市场灵魂的革新正越发深入。一旦运行良好,有可能在年内就倒逼注册制在主板和中小板的全面放开。

  由于注册制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得到了快速上市的时机,IPO 企业数目逐季攀升,趋势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2020 年一季度与二季度,包罗科创板在内的 A 股 IPO 数目分别为 51 家、68 家,较客岁同期分别增长 54%、106%。步入三季度的 7 月,IPO 数目增长更为迅猛,一个月左右的时间,IPO 数目已达 52 家,直逼 2019 年 7 月 ~9 月三个月的增量。

  IPO 增量来源,很大一部门来自于科创板。自 2019 年 7 月首批企业上市以来,科创板 IPO 企业数目出现出非常稳定的趋势,每个月少则 3 家 ~5 家,多则十几家。2020 年一季度,因受疫情影响,科创板 IPO 进度有所停滞,但 6 月份之后,IPO 刊行速率明显提升,7 月更是创下了科创板开闸以来的月度刊行最岑岭,全月累计 IPO 数目高达 27 家。

  数目上井喷,质量上更有奔腾。科创板的高定位、高估值,成为众多企业上市的首选场所,万亿估值的蚂蚁集团宣布 A+H 股同步上市,A 股选择科创板,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由 H 股敏捷回 A,也是科创板,充实说明科创板已深得优质科技公司的遍及认同。

  中概股迎来 “ 返乡潮 ”,港股成大赢家

  A 股风景很好,港股市场也不差。

  一方面,境内 IPO 井喷动员了赴港 IPO 海潮,许多境内企业出于多方面的思量,直接选择赴港股上市,如农民山泉、字节跳动、物美、大疆近期都传出赴港上市计划。

  另一方面,严苛的美国羁系情况,使得中概股团体启动 “ 返乡潮 ”,多数也回流去了港股。

  瑞幸事件是一个标志性的迁移转变。瑞幸失事之后,美国证监会和买卖业务所公布了多项专门针对在美或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多项方案,焦点在于增强对中国公司的管理和要求,带有极强的针对性。

  出于风险思量,许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团体 “ 返乡 ”、列队回国似乎成为当下最正确的选择。面临 “ 回国潮 ”,港股体现出了极大的激情亲切。正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言:

  我们把家里统统都扫除好,安置好,等候那些浪迹天涯、周游世界的公司回家,阿里都回家了,没来由不信赖那些漂泊在外的中概股公司不回来。

  本年 6 月,网易回归港股,随后百度、携程、好未来、新东方、哔哩哔哩等公司也相继被传将启动回港上市计划,香港市场正成为新经济公司的首选回流地。

  数据显示,2020 年二季度、三季度,中资企业港股融资金额大幅攀升,融资额分别高达 652 亿元、360 亿元,均较客岁同比增长了 150% 以上,火爆水平可见一斑。

  四大因素支持本轮 IPO 大狂欢

  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控制,消费与出口依旧低迷,对企业而言,最紧张的事情本应该是管理改进和业务拓展,是 “ 活下去 ”,而非上市。这么明显的原理,这些企业肯定是懂的。企业上市热情的背后,显然藏着其他紧张的诱因。

  归纳综合来说,主要有四点缘故原由:

  一是政策机遇好。无论是海内 A 股照旧港股,都对优质中概股企业、科技企业非常接待,政策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这是过往 30 年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没有出现过的。A 股方面,科创板注册制、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实行,无疑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最佳的上市舞台。港股方面,港交所推行了史上最紧张的革新,在错失阿里巴巴 5 年后,终于全面放开 “ 同股差别权 ” 的上市限定,剑指内地高发展、大型新经济公司。

  显然,无论是 A 股照旧港股,都做好了全面拥抱以互联网、硬科技为代表的新经济企业。

  二是市场机遇好。为对冲疫情,世界各都城举行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政策,新一轮钱币宽松潮愈演愈烈,使得全球资本市场都走出了一波 “ 水牛 ” 行情,险些对疫情完全免疫。 数据显示,4 月初至今,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 30%,纳斯达克指数上涨 45%,A 股上证指数上涨 20%,创业板指数上涨 40%,到处都出现出一片非理性繁荣的情形。

  “ 水牛 ” 行情之下,企业股价和估值水涨船高,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较小的新经济企业,更是独占鳌头,被大资金 “ 买买买 ”,许多股票代价都创出了汗青新高。因此,对许多企业而言,当下确实是 IPO 上市非常好的时机窗口,可以定一个更高的刊行价,召募更多的资金,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利益。

  三是近期涌现的上市潮,带有很强的羊群效应。由于企业家群体也是焦虑症的重灾区,很容易跟风操作。当下海内竞争压力大,商业模式变迁明显,企业家若看到已经有偕行上市或操持上市,就会给自己一种很强的上市紧急感。

  在偕行的竞争下,在自的宣扬下,在投行的游说下,许多企业家纷纷 “ 撸起袖子加油干 ”,希望在上市方面拔得头筹。企业家很焦虑,也很好体面,如果比自己烂的企业都上市了,自己还没上市,以后在这个行业里边还怎么混?

  四是许多企业确实有通过上市增补资金的强烈需求。受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现金流较为紧张,急需通过股权融资增补巨额资金,进一步增强研发,开拓市场,前瞻结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这就是资本市场的魔力所在,也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所在。

  疯狂的 IPO,将改变什么

  种种迹象表明,发展到今天的 A 股和港股,正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而随着新经济企业 IPO 数目的增长,这一厘革将越发快速。

  A 股方面,牛短熊长备受诟病,但随着新兴科技企业的不停上市、基础性革新的不停推进,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功效将得到更充实的发挥,新股也会愁卖,垃圾股不再吃香,南北极分化越发明显,好股票越来越好,差股票无人无津。沿着这个革新思绪,在未来 1 年 ~2 年内,我们一定能看到 A 股市场的真正崛起,也势必能看到一个越发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港股市场也是一样,随着优质中概股的回归、境内新经济企业的赴港上市,港股结构得到充实重构,金融地产权重降低,科技企业权重上升,市场活力将重新恢复,并成为科技企业的又一块上市圣地。曾经遗憾错过互联网崛起的十年,港交所势必不会再错过下一个科技股的十年。

  正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所说:

  我们无意改变任何投资者对于这类多元化公司的既定喜好,我们只是想把上市的大门再开得大一点,给投资者和市场的选择再多一些,由于不想把非常有发展远景的新经济公司关在门外。

  A 股的崛起,港股的再起,叠加中国股权融资大期间的到来,我们有望看到好的企业与好的资本市场相互成绩的优美画面,也有望看到除美国市场之外的新股市灯塔。这一轮 IPO 海潮,有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 A 股与港股市场,一个孕育创新公司的新世界级摇篮。

(文章来源:虎嗅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