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银行“上榜”世界500强:净利占榜单海内企业的44% 再引挤压实体经济议论

2021-03-25 10:00:00

快速赚钱

  8月10日,《财富》公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本年进入榜单的海内银行共有10家,这10家银行利润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4%。

  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招商、兴业、浦发、民生、光大等10家银行已经连续多年上榜,利润在海内上榜企业的占比也曾维持在50%左右。“相比往年占比50%以上,本年上榜银行利润占比已经明显降落,但是比例仍然过高。”《财富》在公布榜单的同时指出。

  对此,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分析称,中资银行业利润占比力大与财富500强排位靠前,主要是由于:第一我国长期以来间接金融的增长模式占主导职位,银行体系范围较大。同时,整体银行业中,国有大型银行由于汗青缘故原由占据主导,市场集中度高所致。第二,银行业发展和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中国经济长期较快增长,为银行业谋划提供了较好的市场情况,也带来了红利较好的增长。

上榜海内银行利润占比下滑至44%

  本年进入榜单的海内银行共有10家,从近几年的榜单来看,上榜的银行基本保持在10家左右。国度开发银行仅在2019年上榜,其他年份未参与排名。

(经济观察网记者根据《财富》榜单整理)

  榜单的排名以公司的贩卖收入(总营收)为主要指标,从近几年上榜的海内银行的排名来看,排名各有升降。

  “相比往年占比50%以上,本年上榜银行利润占比已经明显降落,但是比例仍然过高。而银行利润过高一定挤压非金融企业的利润。如果不计算银行所得利润,2019年中国大陆上榜的非银行企业114家平均利润只有近22亿美元。作为对比,113家美国非银行企业平均利润高到达63亿美元,靠近中国大陆企业的3倍。”《财富》杂志如是分析称。

  除了上述10家银行,据经济观察网记者统计,在上市公司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陈诉中,3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占据A股3933家上市公司总净利润的44.28%。

  这种对比方式,也被部门分析人士认为不是很科学。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表示,用全部上市企业为样本,计算“金融业利润占天下利润比例”,这是一个典型的样本选择偏差(sample selection bias)。由于,在今天的中国,金融业的企业已上市比例很高,而实体企业的上市比例却很低。

  “应该比力全部银行对比全部企业,否则上述方式在统计学中是不建立的。但是,如果换玉成部银行对全部实业,结论应该也是一样的。这是用一个不甚科学的方式,论证了一个确实是建立的结论。”有北京某金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经济观察网记者根据《财富》榜单整理)

  《财富》的统计显示,2019年共11家银行上榜,中国银行业公司所赚取的利润占全部中国公司利润的47.5%;2018年上榜的十家银行的总利润占了111家中国大陆上榜公司总利润的50.7%。作为对比,2018年美国银行总利润仅占126家美国入榜公司的11.7%。

是否存在“超额利润”?

  2018年,《财富》杂志编辑部曾表示,中国银行业利用垄断职位获取超额利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美国上榜的8家银行平均利润96亿美元。中国10家银行平均利润高达179亿美元,远远高于全部入榜中国公司的利润水平(31亿美元)。

  尤其在2017年,海内银行的净利润排名尤受存眷。世界500强利润榜的前五名除了排在第一位的苹果公司,其余均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

  “如果拿中美两国的银行业对比来说,管帐准则有差异,美国的银行业的拨备计提也比力厚实,小我私人认为不是很有可比性。”有金融业学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那么,金融利润是否挤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王剑表示,原理上,金融利润是对实业利润的朋分,是实体向金融支付的利钱及用度,代表着实业运行的财政成本(大部门是实业企业向金融企业支付的利钱,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的用度),是一种效率的丧失。换言之,由于经济买卖业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就有了金融业来降服信息不对称,并为此收取用度(利钱为主)。如果金融体系非常高效,那么未来是可以减少这块朋分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个指标应该是越低越好。

  但是,王剑同时指出,工业化之后,金融业陪同发展起来,更多的住民(企业和小我私人)开始享受到金融服务,此时第一、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一定是降落的,而金融业产值比重会上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体现,并不能粗暴地理解为“产业空心化”、“经济虚拟化”。

  对于中国银行业是否利用垄断职位获取超额利润,王一峰对记者分析称,这需要客观理性看待:

  第一,长期以来银行业谋划主要依赖外延性范围扩张,而在Basel(巴塞尔)框架下资产扩张需要资本支持。近些年银行业红利的主要部门都用来留存增补资本,再通过范围扩张支持实体经济。因此,银行业红利是支持范围扩张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石。

  第二,银行业永续谋划假设较强,财政体现每每之后与经济周期,在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不可制止的产生相应风险,需要资源予以化解。而这些资源来自于各种准备的计提,因此,为了反抗未来,尤其是疫情以来的不确定性,还需要银行营收水平不出现大的下滑。

  第三,必须认可,银行业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企业风险加大也会增长金融领域风险,因此需要银行业向实体经济适度让利,以得到双方平衡发展。同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尾部银行可连续谋划能力不足的问题,由于金融领域风险感染性大于其他行业,因此为防范体系性金融风险需要预留部门资源。

金融利润占比上升根本不是好事

  有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金融利润占比上升,简直是近几年银行业的征象。王剑认为,金融利润占比上升对于银行,外貌上是好事,但根本不是好事。由于,它所服务的企业的谋划情况在变差。有经验的行长肯定知道,再如许下去,企业终有一天会还不上钱的。

  他进一步分析称,而若经济进一步恶化,企业的收入甚至连利钱都还不上了,那么就会对银行债务违约,银行产生不良资产,这时才会影响银行利润。

  以是,“如果金融利润/GDP越来越高,对银行来说,并不意味着乐成从企业那里欢乐地敲骨吸髓,而是苦日子的临近,固然也是股价的噩梦。”王剑表示。

  与《财富》榜单公布同日,中国银保监会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银行业主要羁系指标数据情况: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降落9.4%,平均资本利润率10.35%。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0.83%,较上季末降落0.15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业比年险些从未出现过云云降幅。不少分析人士指出,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让利幅度是此次净利润下滑的缘故原由之一。从上半年银行业数据来看,由于上半年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向金融领域传导,导致银行利润有所降落,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6月17日,国务院常务集会提出要“推动金融体系整年向各种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如果思量到2019年金融业税后利润约为2.9万亿,1.5万亿算得上巨额红包了。但是,让利1.5亿并非来自金融行业的净利润。央行钱币政策司副司长郭凯对此解释称,主要通过三方面予以实现:

  一是利率的下行,终极会实现大概约9300亿元的让利。二是两项钱币政策新工具加上前期的延期还款付息政策工具约莫让利2300亿的范围。三是通过银行减少收费3200亿元。

  “让利肯定是要让的,但是,空间也没各人想的那么大。”上述北京某金融行业分析师坦言。

  整体而言,行业对于未来发展比力乐观,认为随着经济企稳回升,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压力将逐步减轻。就未来银行业的利润体现,国度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实体经济的变化向金融领域传导具有滞后性。从二季度开始,经济已企稳回升,传导到金融层面上的信用风险压力在未来几个季度会逐步降落。但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退,银行利润增速另有进一步降落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