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3-26 10:00:00
8月9日,在南方财经全媒体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主理的2020中国资管年会“低利率与大众理财主题论坛”上,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副总司理叶力俭表示,对于资管机构而言,低利率并非坏事,反而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期望收益率,提高市场和资金对于权益类投资的风险容忍度。
关于低利率期间,叶力俭联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给出了四点理解:
第一,目前的低利率水平是相对的,而这个相对基准就是中国高速增长时的利率水平。如许来看,目前的利率水平确实相较于中国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利率水平要低。
第二,同时,我们把视野扩宽一点,把比力基准放之全球,中国目前的利率水平相较于美国、日本,甚至欧洲常有的负利率,是很高的。
第三,受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未来十年,低利率可能会连续存在。
第四,低利率对于资产管理机构来说,并非坏事。低利率会把这个期望收益率压低,投资者会逐步接受较低的收益率水平,整个市场对于权益类投资的风险容忍度就得以提高了。
同时,叶力俭也谈及低利率对于其自身所从事的信托行业的影响,就目前信托所面临转型或者创新压力发表了自身的奇特见解。
叶力俭认为,信托这一两年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原来投资人对信托保本保收益的要求,到现在接受平衡设置计谋,而且可以容忍相对回撤的收益率。但同时,在信托公司层面做资产设置,会有一个相对较高的非标收益率基准,在市场上做资产设置,凌驾这个收益率基准是非常高的要求,甚至是不现实的。基于此,叶力俭认为这是信托近一两年面临的较大压力和变化。
信托转型做投资管理,最基本的计谋就是做市场的资产设置,这是一定的结果。叶力俭谈到:“我们现在这一两年也一直实验着做市场的资产设置,末了的结果是平衡计谋下的‘固收+’或者绝对‘收益+’或者相对稳定‘收益+’,要把打新用好,把各种的量化计谋用好,把商品计谋用好。我们构建各种资产的组合,好比固收、‘固收+’、非标、权益的基金,寻求一个相对比力合适的产物。”
未来传统的非标资产会不会在转型历程中和其他资产作为组合?叶力俭认为,非标作为另类投资,像“固收+”中类似“债打底”或者“固收打底”的状态,是在非标基础上,加一个其他计谋的配合,寻求收益的相对平衡。
从信托公司或者其他各种资产管理机构的角度来说,整体的逻辑要根据差别的原有市场的情况来定。信托最大的上风在于:第一个是可以或许有独立的SPV;第二个是有贷款的资格;第三是多市场的设置。总体来说,信托行业通过多市场的设置,现在也可以或许投资一些私募的FOF,包括一些公募的FOF,以及商品量化计谋,做成一些回撤非常小的高收益产物。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