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3-30 15:00:00
他,从20年前的一位小型手扶拖沓机操作手起步,怀揣“种田也能致富”的初心,在绿色田野耕作不息,收获颇丰。他牵头组建的宜兴市添益农机服务专业互助社、江苏耕作农机服务专业互助联社均获“国度农民互助社树模社”殊荣。他,依托联社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在市供销社的支持下,购置了28台烘干机,日烘干粮食总量达400吨,新上了1条大米生产线,日加工大米120吨,并配备了自动化育秧装备、中拖、插秧机等一批现代化农机具。他,依托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收、育秧栽插、粮食烘干加工、定点贩卖等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全程托管的农田面积有8000亩。他就是和桥镇福巷桥村农民季春平。
本年54岁的季春平,祖辈靠种田为生,与农田有着深厚的情结。随着农业科技的不停发展、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不停优化,他坚信:“种田也能致富”。2000年,他购置了一台小型手扶拖沓机,农忙时为村民们种田耙田,农闲时做运输事情。自2004年以来,随着粮食直补等国度一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户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也给农机服务带来了新机遇。季春平逐年添置中拖、插秧机等一批农机具。
2007年,季春平牵头组建了我市首家农机服务专业互助社——市添益农机服务专业互助社,动员当地一些农机操作手加盟,为农户更好地提供农田耕作服务,提升了农田作业效率,受到了农户接待,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季春平“种田也能致富”的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谁来种田?如何种田?这些问题备受社会存眷。和农田打了多年交道的季春平从中嗅到了商机,他改变以往单一的农机服务模式,向农田全程托管服务转型。2012年,季春平联合和桥镇及邻镇9家农机服务专业互助社与和桥供销互助社,牵头建立了江苏耕作农机服务专业互助联社,进一步壮大了农机服务的能力,联社实行农田种植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达1200亩。
季春平在组织联社运营历程中,坚持把维护被托管农户的利益,服务他们增收,作为联社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在联社投入运营的早先几年里,部门农机因连续作业而出现妨碍,导致少部门田块的耕作质量打了扣头。为不影响农户增收,季春平总会实时减免服务用度,或作出足够的赔偿。他说:“绝不能损害农户利益,否则会砸掉自己的饭碗,联社的事业发展也会受阻。”
善于学习和创新,不停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增强服务能力,是季春平领导联社坚持做的一个作业。2019年,他组织联社创新实行了“工场化多层育秧”技能,缩短了秧苗培育时间,减少了施用农药次数,提升了秧苗品质,不仅节地节本增效,还较好地解决了部门种田大户秧苗不足的问题。该技能助力本年联社提供机插秧服务面积2万多亩。季春平还创新农机操作手培训方式,实验校企联合组织培训的方式,会同常州机电职业技能学院的专家教授,组织对联社的20多名农机操作手举行规范化体系化关闭式培训,使他们均得到了农业机械操作资质证书。他说:“我的文化根本很薄,只有与农机手们一起,虚心向专家教授学习,下一点苦功夫笨功夫,才会做好这一行。”
季春平总是急农户所急,千方百计地为农户排忧解难。本年夏收期间,他依托28台烘干机,利用一周时间为农户烘干1万亩地的小麦,涉及农户1000多户。同时,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组织联社专门设立了小麦收购点,以市场价直吸收购农户小麦3000多吨,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售粮,保障了农户增收。
为进一步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季春平组织联社投资建设了日加工120吨大米的生产线。自本年6月份以来,天天加工大米50吨左右,全部接纳订单收购方式,销给无锡市和常州市的几位大米贩卖商,并签署了长期供货协议,不停扩大联社生产的“福巷桥”牌大米品牌的影响力,促进农户增收。
(文章来源:宜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