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4-06 17:40:26
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类特殊的亚专科麻醉,涉及较为特殊的气道管理方式、特殊的手术相关生理学影响,围术期的管理与患者的术后康复、预后密切相关。本期公开课笔记整理自孙绪德教授的《胸科手术围术期评估及麻醉管理》。
课程视频:
胸科手术围手术期评估和麻醉管理(孙绪德教授)
整理人:范可可
指导老师:刘中杰
一、胸科手术麻醉特点:
胸科手术以肿瘤居多,肿瘤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多合并复杂内科疾病,合并的内科疾病中以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居多。
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改变的特点:
①压力传感器的敏感性降低;②心脏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下降;③心脏脂肪浸润、纤维化导致心脏传导异常;④血管壁厚度增加,弹性变差。这些改变导致老年患者即便术前心功能正常,围术期应激状态下的代偿能力仍然有限。
常见的胸科手术:
开胸手术:气管、隆突成型、食管、贲门恶性肿瘤切除; 胸腔镜手术:肺的手术(如肺大泡、肺减容术及肺移植手术)、纵膈肿瘤切除、胸腺瘤切除(重症肌无力)、胸部交感链切除、食管良性疾病; 其他微创手术:纵隔镜手术、气管内微创手术。
二、胸科手术的病理生理改变:
1.剖胸对呼吸的影响:
(1)肺萎缩:剖胸后胸腔负压消失,引起肺萎缩,肺通气面积急剧减少可达正常面积的50%,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代偿能力有限,从而引起V/Q下降,肺内分流增加。
(2)反常呼吸:剖胸侧肺的膨胀与回缩动作与正常呼吸时完全相反称为“反常呼吸”,往返于两肺间不能与大气进行交互的气体称为 “摆动气”。
(3)纵隔摆动:吸气时健侧肺内负压增大,纵隔移向健侧,呼气时健侧肺内压为正压,胸内压负压减小,纵隔又被推回剖胸侧,如此来回摆动称为“纵隔摆动”。
2.剖胸对循环的影响:
①胸内负压消失,回心血量减少;
②纵隔摆动引起腔静脉扭曲;
③肺萎陷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流向心房的静脉血量减少;
④刺激纵隔神经,反射性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都导致回心血量的减少;
⑤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引起心肌缺血;
⑥手术操作对心脏大血管的刺激;
⑦V/Q比值失调导致PaO 2 降低或(和)PaCO 2 升高均会导致心律失常。
3.体位对呼吸生理的影响:
①清醒状态下侧卧位:FRC下降,V/Q比基本正常。
②全身麻醉下侧卧位:FRC下降,V/Q比失常(下侧肺V/Q下降,上侧肺V/Q升高。
三、术前评估
1.呼吸功能的评估:
(1)临床常用于评估的检查
用力肺活量(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 )、 一秒率(FEV 1 /FVC %)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EEF) 、流速-容量环(FVL) 、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2)最常用于评估的指标
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1 )、FEV 1 %预计值、一秒率(FEV 1 /FVC %)、术后FEV 1 %预测值(predicted postopreative FEV 1 ,ppoFEV 1 %)、ppoFEV 1 %=术前FEV 1 % × (1-切除的功能肺组织所占的百分数)
(3)目前普遍接受的最低保证术后长期存活的内外科标准为:
FEV 1 %>50%预计值、ppoFEV 1 %>40%预计值(>0.8L)、PaCO 2 <50mmHg
(4)一氧化碳弥散率DLCO:衡量气体交换量的最有效指标,与肺泡-毛细血管间的总有效面积相关。DLCO是有效的预计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指标,DLCO<预计值的20%术后存活率很低。
(5)Miller标准——实际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比例预测手术耐受性
(6)最大氧耗量(VO 2 max):是预测胸科手术预后的最有效运动指标。最大氧耗量可以通过6min内行走的距离(6MWT,6分钟步行试验)除以30来估测。例如,患者6分钟内步行了450米,则VO2 max估算为450/30=15 ml/kg/min。预后分级如下:
长春中医减肥医院 吴忠乳腺科医院 楚雄彝族精神科医院 连云港风湿科医院 巴音郭楞蒙古呼吸科医院 株洲神经科医院 重庆心理科医院 六盘水精神科医院 银川血管瘤医院 汉中血管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