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4-12 10:18:42
百有一用斋 04-04 05:07
行走中的生命 ,作者梦里绍兴
行走中的生命
生命是走出来的
图片
这几天市委书记打秘书长的事传的很热,有好事者还把刘文典挖了出来。意思是说秘书长太怂,不像刘文典,老蒋打他一巴掌,他踢老蒋一脚。
虽然刘文典这事传得很广,不过没有确切的记载,也没当事人的说法可以佐证,刘文典到底有没有踢过这一脚,确实疑点众多。
当然,这可以理解。就像现在书记的一巴掌,就发生在眼面前的事,除了一巴掌是真的,还有许多事,外人依然不清楚,时间长了或许也成了传说。
不管刘文典的一脚是不是真踢过,但老蒋的怂或者不咋地,还是有当时人的确切记录。
哲学家贺麟的女儿贺美英的回忆录,写到1940年老蒋和贺麟见面的情况。当时老蒋亲自向贺麟请教,“歌德和康德是不是同一个人”,贺麟觉得老蒋的问题太无知。虽然不能说贺麟拒绝去台湾和老蒋的无知一定有必然的关系,但贺麟从此对老蒋的蔑视,却和这问题有关系。
我不知道贺美英的这回忆录北大现在的教授有没有看过,如果看过,现在的教授对读白字的校长不知道是什么感受?
杨西孟是经济学家。1941年,抗战时期,物价飞涨。
杨西孟发表了一篇《论战时物价动态》的文章,认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势将危害抗战经济。后来又联合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九位教授联名写了篇《我们对当前物价问题的意见》,1942年发在《大公报》上。
对于当时通货膨胀的危害,杨西孟他们认为都和既得利益集团阻碍经济改革有关。
他们对此紧追不舍,一直写文章加以揭露和指责。1945年5月初发在重庆《大公报》上的文章《现阶段的物价与经济问题》,直接指明“既得利益集团必须铲除,否则严重的社会经济革命将无法避免”。
在此前,杨西孟还写了一篇《论贪污》的文章,他指出“凡利用公家权力以谋私自利益的,都是贪污”。并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各种经济机构有大量的财富,而且政府的职能面积日益扩大,干涉国民经济。这文章观点几乎和陈伯达写的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一个口径了。
杨西孟还指出,物价上涨对道德人性的堕落还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老蒋来说,这显然是没看到他的抗日成就,没有肯定他的努力,而是夸大他的缺点,是负面观点。
老蒋对此的做法,既没有封《大公报》也没有对杨西孟发出禁言令,居然想到的方法是拉拢。
给了他们几个人行政院经济顾问的名头,老蒋有个亲信陈方提出要他们见一下老蒋,居然被他们找个理由,“他很忙,不必了”,拒绝了。
最后,干脆顾问也不干了,在重庆待了46天就走了。
一个当时的最高领袖,居然留不住几个教授,这也是少有的。
这历史不是别人杜撰的,是杨西孟女儿杨景宜自己说的。
看老蒋这怂的样子,我倒真有点相信狂人如刘文典,那一脚说不定真会踢到老蒋肚子上的。
老蒋对教授怂,对学生更怂。
温济泽的回忆录里详细写到过他参与的一次向老蒋的情愿,那个怂,让人觉得老蒋真的不配做个大国领袖。
1931年11月27日下午1点左右,南京国民政府二门厅,老蒋接待要求抗日的请愿学生。
回忆录是这样记载的:
蒋介石身着军装,走上讲台,脱去军帽,露出光头,他首先厉声指责学生行动逾越常规,恫吓学生不要受少数反动分子利用。学生越听越不耐烦。
请愿团总代表打断了蒋介石的话,大声说明………。
蒋介石一下子答不出来,接连说好几个“这个……这个……才说:“这个是政府的事情,不用你们过问。”
群众中有人怒吼起来:“政府不抵抗,大片国土沦丧………”
蒋介石把左手向桌上一撑,用右手向桌上一拍,咆哮说:“谁要辩?把头拿到桌子上来辩!”
学生代表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代表几十万大学生来请愿………我们绝不会罢休!”全场掌声如雷。
蒋介石看到学生气势汹汹,又连说好几个“这个”,然后说:“这个是军事秘密,政府自有安排。”
学生代表紧问道:“我们是要求宣布抗日的国策,试问究竟抵抗不抵抗?”
蒋介石说:“抵抗是要抵抗,现在还不能宣布。”
学生更紧逼问:“什么时候能宣布?”
蒋介石无可奈何地说;“这个……这个要两三天。”
学生要求把三天后宣布出兵的诺言写下来,以便回去昭示没有来的同学。
蒋介石答应回办公室写,乘机转身溜走了。
看这整个过程,蒋介石就如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被老师严厉责骂。学生打断他的话,学生大声说,学生理直气壮地说,学生紧问,学生紧逼着问,学生气势汹汹,老蒋百口莫辩,只能说“这个,这个”。
面对这批年龄不过二十左右的学生,老蒋居然被逼问得找个借口跑了。
老蒋更不咋地的地方是,这批来的主要是上海的学生,还没对这批学生秋后算账,12月3、4日,北大的示威团也分批赶到了南京。这次老蒋来气了,7日,让军警将这1500多学生押上火车遣返回北京。
老蒋的这些嗅事,都是有真实的记录的,算是真实的历史了。这个大独裁者,看来真是外强中干,就这些招,确实不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