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内藏一件“神物”,百年难得现世一次,能看一眼都是福源

2021-04-17 18:24:02

赚钱

  

  “白宫红殿湛蓝天,盖世高原气万千。竺法渐传三界远,盛音近绕佛堂前。”

  在雪域高原拉萨,伫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宫殿,它就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整体风格雄厚宏伟,这所宫殿将藏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完美结合,宫殿内部雕梁画栋精美异常,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没有之一。

  布达拉宫本意是藏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而建,相传文成公主嫁给藏王后日夜思家,夜不能寐,藏王看到自己美丽的妻子如此忧思家国,不忍她黯然神伤,便派人仿唐宫修建了这样一座宫殿。松赞干布去后,这座宫殿成为了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清朝驻藏大臣的办公场所。

  

  布达拉宫于631年开始修建,曾一度遭受雷击战火的洗礼,1645年清朝重建布达拉宫,几经岁月蹉跎,仍然挺立于红山之上,受到万民敬仰。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一个好端端的繁华宫殿成为了严肃神圣的佛教圣地,这得从松赞干布说起。唐朝时佛法兴盛,中原由此兴建了很多寺庙,许多人诚心礼佛,非常虔诚。松赞干布知晓后,便决心发扬佛法,经过他的大力宣扬、积极带动后,布达拉宫自然而然成为了藏教“格鲁派”的佛法圣地。

  

  这件神物其实是布达拉宫的镇馆之宝,为一尊高约1米,宽约0.1米,檀木形成的观世音菩萨的雕像。这尊菩萨雕像也已经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而且还是松赞干布的本命菩萨。藏族人民将这尊菩萨尊像称为“鲁格夏热”,传说这尊雕像为天然形成,并非人工雕刻。如此神迹,引得很多虔诚的佛教徒前来瞻仰圣象。

  在《西藏王统记》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是“鲁格夏热”的来源。据传藏王松赞干布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虔诚信佛的的他此时急需一尊本命佛来护佑自己,于是他拜别赞普,四处寻找神迹和佛像。

  

  在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在尼泊尔发现一头水牛,这头水牛老将自己的乳汁浸润在一棵檀香树上,周围的人都为之惊奇感叹。松赞干布觉得这棵树能让水牛喂乳,肯定不同寻常,拿来做佛像一定可以保佑自己。松赞干布准备劈树时,发现檀香树里有人说话,于是他轻轻剖开了树皮,树里竟然惊现菩萨雕像,并且总共有四尊,他大为高兴,这可真是应了一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后来他谨遵神迹,将其他三尊菩萨像分别放在尼泊尔和印度等地,将最后一尊菩萨雕像带回西藏,放在了布达拉宫。有了这尊菩萨的护佑,松赞干布更加雄心壮志,所向无敌。

  

  松赞干布之后,这尊神像两次遭遇战火流离,后又安然得以请回。最后一次重返布达拉宫时,已经距离现在快三百年了,而那次的消失和著名的准噶尔叛乱有关:1720年,准噶尔从新疆叛变,并杀进雪域高原西藏,他们一路烧杀抢劫无恶不作,还杀死了拉藏汗,之后闯入布拉达宫劫持了“鲁格夏热”圣像,当时的恶劣行径震惊朝野,康熙皇帝立马派大军镇压,毕竟朝廷军队纪律严肃,战斗力也完爆鼠辈叛军,一番厮杀下来,准格尔部队抱头鼠窜,而朝廷也在阿里将“鲁格夏热”截获。失而复得的圣像,让西藏百姓欢欣不已,纷纷歌颂大皇帝康熙和阿里守将康济鼐。

  

  由于西藏是佛教圣地,达赖喇嘛们每次遇到重大事情而不能随意下决定时,就会请出“鲁格夏热”,让这尊观音菩萨圣像来协助裁判。喇嘛师父们会在圣像前写下继任活佛的名单,然后进行抽签,由此可见“鲁格夏热”的神力。

  如今,几经辗转的“鲁格夏热”观音菩萨檀木圣像静静坐落在布达拉宫的圣观音殿,悠悠历史里,这尊圣像见证了一次次的纷飞战火,见证了高原上的沧海桑田,也在宗教舞台上不断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作为布达拉宫的灵魂,“鲁格夏热”将一直存在,并护佑雪域高原的百姓。如有幸者得见,必是福报缘分。

  参考资料:

  《西藏王统记》

  《柱间史——松赞干布遗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