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让人窒息的内卷社会

2021-04-19 21:36:00

玻璃真空复材厂家 http://www.boligangzhenkong.com/cailiao/

  这两天有一部电视剧,叫《小舍得》。

  一经播出就登上了热搜榜。

  倒不是因为演员光环。

  而是以戏剧呈现出来的社会现实。

  当一个现象成为影视剧素材,那这个现象定然十分普遍。

  柴妹举个例子。

  当年房价飙升时,资本闻风而动拍摄了《蜗居》。

  青年创业潮来临时,又拍了《中国合伙人》。

  这两天播出的《小舍得》和《陪你一起长大》,则聚焦在当下最热的教育问题。

  柴妹闲暇时看了几集,不得不说,的确让人窒息。

  与前作不同,《小舍得》的主要剧情放在了小学时代。

  并抓住了中国式教育名言“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在剧里,成绩差的孩子要上补习班、成绩好的孩子要上培训班、成绩更好的孩子要上金牌班...

  父母们为了孩子不被同龄人抛下,不得不为了一个入班名额抢破头...

  这种现实题材影视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和时代产生共鸣。

  想必不少人能感受到,现在的教育环境,早已被各种“焦虑”裹挟。

  学区房、私立外国语、补习班、南极游学、出国交换...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父母们不顾一切拼尽全力。

  于是我们发现,不止成年人陷入内卷,就连教育也越来越“卷”。

  从就业下探至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甚至是刚出生。

  更可怕的是,大家都讨厌内卷,却不得不卷。

  去年11月份,清华教授刘瑜在演讲里说过一句话。

  “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她说,在人人都被内卷得透不过气的现在,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举个例子,北京有三百多万孩子学钢琴。

  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孩子如何才能出类拔萃?还不如去学古希腊罗马史。

  因为这个演讲,她被骂成了筛子。

  道理谁都懂,可没有人甘愿平凡。

  很多人会用看电影来隐喻内卷的含义。

  当第一排的观众站起来看电影时,后面的观众想要看到电影就也得站起来。

  但问题在于如今站起来也不一定看得清楚,只有想办法站得更高才行。

  比如当今社会学历越来越高,研究生跑去送外卖、博士跑去教高中,你如果不往上爬,你能做什么?

  再比如一家公司里同事们都996,你若是坚持885,老板怎么想?

  至于教育...

  若孩子的同学们都参加语数外钢琴舞蹈跆拳道等各类培训班,你的孩子什么都没学,你会怎么办?

  要知道,内卷这个词之所以会成为2020年度十大热词之一,便是因为大家深受其害。

  不只是打工人、不只是教育...整个社会都已经陷入内卷的泥沼。

  在广告行业,当甲方要你和其他乙方给出方案时,你以为自己熬夜做出来的方案稳了。

  结果人家一下给了三个方案。

  在互联网行业,企业们都想要拉新。

  当大家想着怎么优化软件、提升服务时,某个企业突然站出来搞优惠、拼低价。

  比如滴滴,曾为了抢夺打车市场一天烧了4000万。

  其他企业们一看,懵了。

  你这也太不讲武德了。

  可这招还真奏效,导致现在企业厮杀都跑去烧钱,反正市场抢过来之后还能把利益再薅回来。

  在咱们自媒体行业也不例外。

  当部分媒体认真写的分析文章没人看时,一些媒体毫无营养的热点文章却能十万加。

  于是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阅读量跑去追热点。

  最后,读者一打开手机,网络上铺天盖地全是相同的信息。

  就连企业员工上厕所的时间都越来越卷。

  一层楼上千人,只有八个坑位。

  为了让员工们不带薪拉屎...

  有的企业安装智能马桶屏蔽信号、有的企业安装厕所坑位计时器、有的企业故意关闭厕所空调和通风口...

  当这位朋友被挤在狭小的厕所里,连擦屁股的空间都没有,还要询问其他人应该怎么擦屁股时...

  不知道他是否怀疑过人生。

  从什么时候起,上厕所都这么艰难了?

  从本质上来讲,内卷并不是一种可以创造价值的现象。

  用一个故事来诠释。

  就是江湖上有一本葵花宝典,人人都想得到它,因为得到之后可以天下无敌。

  有一天,这本葵花宝典被公开了,每个人都可以学,并练成绝世武功,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吗?

  当一个人拥有它时,练不练是一个人的事。

  但是当它被公开,练不练就不再由自己做主了。

  只要有一个人选择了练,就会带动越来越多的人练,你不愿意练,那别人都成了天下第一,只剩下你啥也不会。

  可如果所有人都练了,所有人都是天下第一。

  与没练之前毫无差别。

  就像现在的教育,葵花宝典就是培训机构。

  你不学,其他孩子的成绩比你好,你就会在方方面面落下差距。

  可当所有人都学会了之后,大家还是一条平行线。

  上大学的名额没有变,社会资源依旧只有那么多。

  没有人从中受益,反而都失去了金钱和时间。

  当下的大部分行业都是如此。

  本来各企业之间相安无事,所有的供需关系都处于近乎完美的平衡点。

  当一家企业打破平衡,比如烧钱拉新、用996保持效率等。

  其他的企业不愿服输,也搞996、也烧钱,还要比之更甚。

  于是乎,所有的企业都这么玩儿。

  可他们获得回报了吗?

  并没有。

  我国人口没有增加,所需市场还是和之前一样。

  也就是说,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变长了,可收入却没有增加。

  归根结底,内卷就是在资源总量固定的情况下,竞争者开始用降低自身福利的方式获取资源。

  结果形成了全体福利下降,却没有实质性获得资源的结果。

  如果说21世纪初,对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期,且多劳多得的话...

  那么到了如今,人们目之所及都是各行各业从上到下残酷的生存竞争和压力。

  投入不意味着回报,多劳也不一定多得。

  而这种内卷在当今时代,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毕竟无论在哪个行业,都离不开竞争二字。

  这种现象并不是大家呼吁几句,或者让国家出几个政策就能解决的。

  就好比已经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不知道哪里是终结,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究竟能带来什么产出...

  但是却停不下来。

  一个存量博弈的时代,个人被锁死在混沌状态中,就会引起某个圈层甚至整个集体周而复始地循环。

  马云曾经说过,他不相信弯道超车,基本上是十超九翻,而且前面那个人也不会让你超。

  这种时候,应该换道超车。

  在当今社会,蓝海并非没有,只是大部分的眼睛都盯着那些红海,试图从中杀出。

  当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有限的资源,那么不妨跳出舒适圈,像一个“拓荒者”去开拓未知的资源。

  前段时间“年轻人如何反内卷”的话题突然登上热搜。

  有人上班摸鱼、有人选择发展副业、也有人选择当一条闲鱼,网友们纷纷表示放弃竞争,躺平任嘲,你们继续卷去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还真算是逃脱内卷怪圈的方式之一。

  只不过,当咸鱼那得有钱,没钱的话...

  要么就老老实实被卷,要么就努力换个不那么饱和的工作环境。

  好了,今天就这样,散会。

  主笔|小陆

  编辑|四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