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要把金融开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2021-04-24 20:36:02

赚钱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

原标题:吴晓求:要把金融开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正在举行,4月19日,在媒体见面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就“双循环”、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科技金融等热点问题接受记者提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内循环”要注重科技创新

“‘双循环’战略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安排。”在谈及双循环战略时,吴晓求表示,“双循环”要防止三种误解,首先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对外开放,甚至走一条自我封闭的经济发展道路;其次,也并不见得都搞自然经济模式,还是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第三也并不是政府在支配一切。“只不过因为中国经济的体量非常大,在迈向发达国家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启动‘内循环’市场,要增强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

吴晓求同时指出,“内循环”为主的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其中包括内需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够。但他同时指出,中国要成为发达经济体,一定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内循环”要注重科技创新,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升级换代,“科技推动、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其实就是‘内循环’的实质含义。”

此外,在谈及“内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与“一带一路”的关系时,吴晓求表示,过去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如今由于内外部的变化,调整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而“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全球共享模式,体现了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责任和贡献。“‘双循环’战略是搞好‘一带一路’发展的基础。同时‘一带一路’做好有利于‘双循环’战略的推进。”他说。

要把金融开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前,我们也觉得外部风险非常大,”吴晓求谈及金融开放时提到,当时中国民族工业还缺乏竞争力,汽车家电等产品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有人担心进口外来产品会冲击中国自身的工业体系。“但事实证明,20年过去了,WTO的加入对中国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目前中国家电汽车等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

“金融合作都是有风险的,”吴晓求表示,但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开放,而是要提前评估,事先对金融基础设施及金融管控有准备。在他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内生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基础的。

近年来,中国拉开了金融业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大幕,包括深港通、沪港通等相继推出。吴晓求说,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在不断观察并建构、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基于这些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具备了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惧怕。”

对比数字货币,他直言,不论是中国金融还是人民币,核心任务不是将数字货币摆在重要位置,而是要把金融开放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他进一步解释称,“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开放没有完成,我们就走不了其他道路。数字货币固然重要,但是金融开放、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

要正确看待科技金融 不要贬低它

在谈及科技金融时,吴晓求称,互联网金融是科技金融的重要形态。“这其中要区分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是一种方法,能改进整个金融体系。但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业态,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

他将金融行业分为三类业态,科技金融属于第三金融业态。第一种是商业银行和类商业银行,就是存贷;第二种是金融脱媒后的业态,即资本市场,主要实现财富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第三种是科技金融,依靠科技力量,拓展金融的服务链,同时提高金融的普惠性。

至于互联网金融旗号下的P2P,吴晓求称,不能把P2P的失败完全归咎于科技金融,科技金融一定是中国金融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科技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对时空的约束,比如,开户要到现场去就是很传统的做法,通过科技完成线下活动就是进步。科技金融还改变了支付业态,让消费模式发生重要变化,它对推动中国消费模式及经济结构的转型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要正确地看待科技金融的作用,”吴晓求说,科技对金融的植入,对金融的重构产生科技金融,使这一类金融业态在整个全世界中处于超越的地位。“要对科技金融给予很高的评价,不要贬低它,”他指出,没有科技金融的植入,就没有中国金融的弯道超车,所以要正确评估。

责任编辑:蒋晓桐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鼎铭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