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4-30 16:51:01
患难见真情,落难见人心。
印度疫情走向失控之际,莫迪见证“真情”的同时,也见识到了美国的“真面目”。
自4月初开始,印度疫情便迎来了新一轮爆发期,从一开始的日增确诊10万人,到20万人、再到如今的30万人,几乎每天都在刷新纪录,疫情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失控”态势。
然而,这还不是印度疫情的“最高峰”。
25日,印度中央政府疫情负责人保罗发出预警,称5月中旬疫情将达到峰值。届时,日增确诊人数将上升到50万,每天将有5千多人被疫情夺去生命。
26日,印度首都新德里宣布,将在已经“封锁”的情况下,继续把“封锁期”延长一周,以便防控疫情。
眼看疫情不断升级,莫迪也紧急发声了,呼吁民众积极接种疫苗,遵守防疫条例,并直言“疫情犹如一场暴风雨,已经撼动了整个印度”。
尽管,莫迪的呼吁是好的,但现实情况却很不如意。
首先,印度的医疗物资已经耗尽,氧气、呼吸机等关键抗疫物资都没了,疫苗也因为原材料被美国“卡脖子”而无法大量供应。
所以,莫迪呼吁民众积极接种疫苗,但印度却根本没有足够多的疫苗,供民众接种。
其次,自疫情发生以来,印度民众就展现出了对疫情的“迷之自信”,不仅没把戴口罩、保持距离等防疫条例当回事,还“自主研发”了一系列让人不明就里的“抗疫”方式,例如“喝恒河水、涂抹牛粪”等等。
25日,印度媒体还公布了一段疑似医护人员给新冠患者“喂牛尿”的视频,引发了该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与抗议。
与此同时,由于氧气缺乏,不少新冠患者的家属“扎堆”在氧气补充点、获取氧气,外界担忧这可能会成为新的疫情传播点。
这还没完,由于防疫物资缺乏,印度边防士兵开始用高压锅吸入蒸汽,来给自己“消毒”,再次引发了外界担忧。
此外,由于确诊人数激增,印度各地政府已经封锁了包括寺庙在内的多处公共场所。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新婚夫妇在寺庙门口举行婚礼,并且周围人大多都没戴口罩,更没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再加上,印度人口基数大、密集程度高,检测活动尚未得到普及,民众又缺乏防疫意识,疫情的再度升级,似乎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如今疫情全面走向失控的印度,最迫切需要的,还是防疫物资。为此,莫迪政府多次向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求助。
但结果,当初还与印度“称兄道弟”的美日澳等国,不仅选择了坐视不理,美国还以“优先保障国内疫情”为由,拒绝向印度提供帮助,并拒绝放松出口疫苗原材料的限制。
不过,关键时刻巴基斯坦和我国率先做出表态,愿意向印度进行援助,提供呼吸机、制氧机以及防护服等物资。
随后,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将向印度进行紧急援助,提供抗疫物资,以帮助新德里控制疫情。
眼看着这些有担当的国家出手,不知是抹不开面,还是下不来台,美国也表示要向印度进行援助了。
26日,美国总统拜登发文称,将向印度提供援助,就像当初印度在美国危难时刻,向华盛顿送去物资一样。
要注意,就在前一天,美国务院和国务卿才表示,要优先防控美国疫情,而后开出“口头支票”——要给印度提供“额外援助”。
24小时不到,美国便做出截然相反的2种表态,外界都心知肚明——美国并不是真的想帮印度,而是在看到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帮助新德里。
有意思的是,拜登并没有说明会向印度提供什么援助,何时兑现援助的承诺。
要注意,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美国就不止一次地说要援助别国,但直到现在,都没有看到美方付出实际行动。
所以,在没有看到物资之前,美国的承诺依旧是一张“空头支票”,能不能兑现都得两说。
更要注意,美国是世界上囤积疫苗最多的国家,数量超过了8亿支,而美国总人口不多3亿多。也就是说,美国拥有的疫苗是足够且有“富余”的。
26日,《印度快报》便报道称,美国储存了近4000万剂“永远不会被使用”的阿斯利康疫苗。而这批疫苗,很可能会分给印度和其他国家。
也就是说,即便美国答应了要提供帮助,也不过是把“用不上的疫苗或其他物资”分给别国。
面对美国“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印度内部已经爆发了强烈的“反美”情绪,一些民众甚至表示,“太迟了,总统先生,我们会靠自己战胜疫情”;也有人指出,“印度不会忘记美国的冷酷无情,好人有好报,坏事也是一样”。
总之就是一句话,雪中送炭你不来,锦上添花谁稀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国对印度的所作所为,相信印民众不会忘记。
目前,除了中巴德等国表态愿意援助印度后,美国的“松口”也带动了其他西方国家——英法欧盟都已表示,将向新德里提供援助。
可见,美国在西方阵营还是扮演着“领头羊”角色,白宫的一举一动,对国际社会的影响也还是很明显。
从这一角度来看,西方国家此前对印度疫情“坐视不理”,很大一部分“锅”还是得美国来背。
对此,究竟还要不要继续和美国“称兄道弟”,莫迪确实得三思了。
最后,简单谈2点看法吧。
1,印度疫情再次走向失控,新德里确实得好好找找自身原因了——是否有认真对待疫情?抗疫时是否全力以赴?
毕竟,靠人人会跑,靠树树会倒,关键时刻只有自己最可靠。这一次,国际社会伸出援手了,那下一次印度又该求助谁呢?
说到底,防控疫情、发展国力才是关键,老和美国扯在一起、整什么“美印日澳四国机制”,终究只会拖垮印度,还谈何崛起?
究竟何去何从,莫迪得好好想想了。
2,疫情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任何一个国家“掉队”,都不能算是抗疫胜利。
美国面对印度疫情视若无睹、甚至拒绝帮助的做法很没有“大国担当”,但好在美国只是“个例”。
如今,国际社会纷纷出手相助,让印度疫情有望迎来“转机”的同时,也让世界看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危难时刻展现出来的团结与互助。
总之,还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全人类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