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5-03 23:15:02
4月22日,特斯拉公布了上海车展“爬车顶女子”车辆刹车事故前1分钟数据。并且还提供了一份文字说明。
特斯拉称,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综上所述,车辆以较高速度行驶,驾驶员开始踩下制动踏板力度较轻,之后,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并发挥了作用,提升了制动力并减轻了碰撞的冲击力,制动系统均正常介入工作并降低了车速。
这些数据无法确定事故发生时车辆刹车的工况,要还原事故真相,还需要对车辆作进一步检测,并且结合当时路面的情况,比如说路面是否坑坑洼洼、有无积水等等情况来做综合判断。
但这份数据对分析驾驶员当时的开车状态有重大意义。数据可以看出,“超速开车”这点已经实锤了。而驾驶员在高速行驶遇到危险时,踩刹车的力度也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另外,特斯拉还提到,在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这也令人对驾驶员的行为产生疑惑:如果是在车流较多、车速较慢的情况下,车辆半小时内有40多次刹车行为,这个可以理解。但在可以开到时速100公里以上的路段,为何需要进行这么频繁的刹车操作?
因此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虽然没有还原真相,但让我们看到部分事实。
事实胜于雄辩。如果特斯拉早点公布这些数据,那么车主是否能更加心平气和地面对此事?不至于让自己陷入漩涡当中。此前维权的车主安保佳就表示其诉求是“解释汽车的问题,提供汽车的数据”。
从车主角度来看,自己车辆的行车数据长期完全掌握在车企手中,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也无法看到当时的行车数据,这确实让人意难平。
近期特斯拉解决问题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一直强调愿意“毫无保留地配合监管部门开展深入调查,开诚布公接受社会监督”。希望特斯拉能弯腰倾听车主的声音,并且考虑行车数据公开的方式,与车主进行更加坦诚的互动。此外,近期出现了多起“疑似刹车失灵”事件,特斯拉的刹车系统是否存在优化空间?有购买了ModelY的车主告诉大咖,特斯拉车辆刹车距离比较长应该是事实,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特斯拉轮胎的胎压一般要到3.0或者3.1,胎压高了明显就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
“之前开的宝马奔驰都是2.5,我提了车后都把胎压减到2.8。要不是售后跟我说低于2.7要报警我都准备继续降,但后来据群友说降到低于2.7还是没有胎压报警。”
如果这位ModelY车主说的是普遍现象,那么特斯拉是否需要对刹车行程进行优化?或者给车主提供几个方案,让他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的驾驶习惯选择合适的刹车行程
即使做不到这点,特斯拉起码也要给车主提供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湿滑、阴暗路段的刹车建议,要知道,过往多起刹车引起的意外事件,都是在这类场景下出现的。特斯拉有责任给车主提供一些刹车TIPS,甚至是刹车技巧培训。
接二连三的“疑似刹车失灵”意外出现后,车主“关闭车辆单车踏板模式”的呼声非常高,认为这个以后会增加不少马路杀手。
实际上车辆“刹车失灵”的概率如同中彩票那样小。在美国NHTSA近一年的调查之中,都没有找到特斯拉任何意外加速或刹车失灵的证据。不过行程数据显示,事故中有85%到97%的情况都是在加速踏板被踩下时发生的。
这令得特斯拉的“动力回收”模式,又叫“单踏板”模式备受质疑。这个模式的工作过程是:松开油门、车子发电,车速下降,相当于刹车。
很多初次接触单踏板模式的驾驶者无法适应这套操作习惯,尤其是开惯燃油车的老司机容易误操作。
期待特斯拉根据用户的反馈,考虑对这个模式进行优化、改良。
大咖点评:
近期特斯拉的负面新闻比较多,车企应该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压力也可以转化成动力。如果特斯拉能正视高速发展中累积的一系列问题,还是可以在中国腾飞的新能源市场中继续成为领头羊的。
希望特斯拉经过此次风波后,能更好的理解中国,读懂中国车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