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铭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体育健康、教育科研、热点新闻、投资理财、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5-07 13:47:01
【时代封面】由《时代商家》杂志社出品
关注【时代封面】,了解更多政经资讯
©首席撰文:张喜斌
©程序编辑:朱向锋
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一法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河北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动员视频会议,省政府党组成员胡启生出席会议并讲话。也就是说,胡启生已任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
公开资料显示:胡启生,1971年5月出生,法学博士。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任上,胡启生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据报道,胡启生在包河区工作8年,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区变成全国百强城区,也让这位“博士书记”青丝变白发,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白发书记”。此外,胡启生还曾被亲戚数落不为家人谋私利。
胡启生任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
据河北人大网报道,4月26日上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一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动员视频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仲明主持会议并作动员讲话,省政府党组成员胡启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也就是说,胡启生已任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
此外,4月中旬,“河北广电”微信公众号曾披露胡启生已担任河北省领导。
据“河北广电”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6日,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离湘主持召开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习4月15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政同志到省局调研时讲话精神,15日下午夏延军副省长与胡启生同志在省局召开的工作交接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会议认为,三位省领导的讲话内容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和针对性,给我们做好今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该报道内容显示:原任安徽省铜陵市市长胡启生已跨省调任河北省领导。
胡启生,男,汉族,1971年5月生,安徽桐城人,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比较政府与政治专业法学博士。
曾在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学习,曾任芜湖市人事局科员、办公室副主任,曾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比较政府与政治专业学习,曾在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工作,曾任省委办公厅综合调研室助理调研员、副主任,滁州市委副秘书长,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蜀山区委常委、蜀山新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等职。
2007年8月,胡启生任合肥市包河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此后,曾任合肥市包河区委副书记、区长,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巢湖市委书记,合肥市委常委,铜陵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市长、党组书记。
2021年4月,胡启生调任河北省领导,以河北省政府党组成员身份出席会议。
曾被亲戚数落不为家人谋私利
据了解,2015年6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委书记任上,胡启生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据报道,胡启生在包河区工作8年,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区变成全国百强城区,也让这位“博士书记”青丝变白发,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白发书记”。
胡启生除了曾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之外,他还是滁州市委、市政府2004年引进的3名博士之一。
据《安徽日报》报道,胡启生是滁州市委、市政府2004年“引博工程”引进的3名博士之一。彼时,博士毕业三年的胡启生,被引进滁州当年,即出任滁州市委副秘书长,1年后升正处,时年34岁。
当时,作为人才洼地的中部地区,安徽滁州推出一项特殊的选才举措,在读的博士生也可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兼职,其职务将得到市委组织部的正式任命。
胡启生曾对此表示,“这次人才引进方式刚柔相济,符合市场经济开放性、多元化的特征,不少人愿意到这里是看中了这种社会实践的形式,我觉得更多人应该是倾向于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方式。”
2007年,胡启生离开滁州赴合肥履新,先后任合肥市包河区区长、区委书记。
据媒体报道,当时胡启生的姐姐、姐夫常年在厦门打工。家乡的亲戚曾当面数落过他,“你姐姐为带你,连学都没上,现在靠街头卖小毛刷来谋生,你都是一个区的书记了,怎么不找关系给她找个工作?”在包河8年,胡启生从未为个人、为家人、为身边工作人员和亲戚朋友牟取过私利。
“因为我是党的一名干部,我就不能谋自己的私利。因为我是一名书记,我就必须心里装着人民。”胡启生说。
就是在包河区委书记任上,2015年6月,胡启生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
就在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名单公布的第二天,2015年7月2日上午,合肥市包河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即宣布,胡启生任巢湖市委书记。胡启生也成为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晋升第一人。
2017年12月,胡启生任铜陵代市长,一个月后去代转正。今年4月9日,孔涛任铜陵市代理市长,胡启生辞去市长职务。
厕所“总所长”、“施工队队长”
据媒体报道,在担任安徽省巢湖市市委书记期间,胡启生曾力推“厕所革命”。
据了解,作为旅游城市的巢湖曾一度面临公厕数量少、卫生差、设施老旧、分布不均等问题。按照住建部公厕建设分布标准,巢湖城区28万人口应配置约100座公厕,但实际缺口很大。
据人民日报报道,2015年7月,胡启生担任巢湖市委书记之初即发现上述问题。为此,巢湖市成立了厕所整治小组,胡启生成为厕所“总所长”,并任命39名厕所“所长”,每人联系1座公厕。
2017年12月,胡启生由合肥市委常委、巢湖市委书记转任铜陵市代市长。
刚来铜陵时,胡启生面对的是一个负债率较高、产业转型正艰难“爬坡过坎”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经过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铜陵的多项经济指标被核减(俗称“挤水分”),该市2018、2019两年经济增速下滑。
胡启生曾回应上述问题称,政府是带着主观能动性在干这件事,后来的结果是地区生产总值下降了1.7%。
“这个工作是存量和增量的一个斗争、老的结构和新的结构的斗争,总要有人去做。我不想这个城市因为这些负担,让后任的同志很为难,正好借着国家统计执法检查的机会,就去做了。这个阶段要有耐受力,要能挺得过去,心理承受能力要过得了关。”
在铜陵,胡启生自称“铜都施工队队长”。他意识到,经济指标的背后,折射的是铜陵发展的结构性问题,“过去铜陵也在做科技创新,但缺乏系统性,地级市搞科技创新,应该在技术层面做好优质增量资源的争夺”。
【资料来源:河北人大网、河北广电、安徽日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等】